经血管内造影查看,患者右侧无名静脉重度狭窄。
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我院党委书记李正赤,我院院长罗凤鸣等全体在家院领导,全院党总支书记、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出席大会,来自我院各片区的192名团代表与15名列席人员参加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共青团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新一届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共青团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第九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希望新一届委员牢记自己的政治使命,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用历史的眼光启示青年,用伟大的目标感召青年,用光明的未来激励青年。5月28日下午,共青团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第十次代表大会在天使宾馆召开。共青团成都市委书记王冬冬、四川大学团委书记赵露受邀参会指导。知行合一,本领过硬,在技术及业务方面始终追求卓越,弘扬新时代的华西工匠精神,为医(学)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他说,长期以来,全院团员青年将个人的成长与医(学)院的发展紧密联系,积极践行职业精神,努力提升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在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各个岗位上积极认真工作,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共青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委员会、共青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委员会、共青团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机关委员会、共青团四川省肿瘤医院委员会、共青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委员会、共青团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员会、共青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委员会发来贺信,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希望全院团员青年,在建设世界一流医(学)院征程中跑出更好成绩,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交出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新答卷。据了解,胆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多数患者首诊时已处于进展期,肿瘤根治性切除率低、综合治疗手段有限、患者预后差。
我院胆道外科程南生教授等3人为通信作者、李富宇教授等8人担任执笔专家。这将给临床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促进胆道恶性肿瘤诊疗模式从单学科治疗模式转变为MDT治疗模式吕粟教授带来题为体外血栓3T和7T磁共振成像(MRI Characterization of In Vitro Clots at 3T 7T)的大会报告,分享了用于3T和7T体外血凝块鉴定的尖端MRI技术,以及如何使用各种MR序列提供高分辨率图象,从而准确定位和识别血凝块。2024 年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年会暨国际磁共振技师学会年会(ISMRM ISMRT Annual Meeting Exhibition)于 5 月 4 日-9 日在新加坡举行,我院放射影像研究中心团队受邀参会并作多项交流发言。
黄晓琦研究员作为精神病学磁共振学组主席主持了学组会议,并在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ISMRM)2024年度颁奖仪式上,荣获ISMRM Senior Fellow,以表彰其在运用新型磁共振技术对精神障碍和行为问题的机制探索及临床转化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博士毕业生秦堃获二等奖。
龚启勇教授带来题为功能磁共振成像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fMRI in Psychiatric Disorders)的主题分享 ,从基础生理学中的血氧水平依赖(BOLD)反应到如何利用磁共振成像(MRI)进行测量和可视化等内容进行全方位解读。此外,李飞副研究员主持了主题为关于头颈的一切:出血、卒中及更多相关内容的课程。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ISMRM)成立于 1994 年,是一个由磁共振物理学、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与学者共同组成的多学科非营利性学会,是磁共振成像领域全球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国际学术组织,8000多名会员来自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博后刘烯琴获国际华人医学磁共振学会青年研究员奖(OCSMRM YIA)一等奖。
亚洲共有3人获得这一殊荣龚启勇教授带来题为功能磁共振成像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fMRI in Psychiatric Disorders)的主题分享 ,从基础生理学中的血氧水平依赖(BOLD)反应到如何利用磁共振成像(MRI)进行测量和可视化等内容进行全方位解读。博士毕业生秦堃获二等奖。2024 年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年会暨国际磁共振技师学会年会(ISMRM ISMRT Annual Meeting Exhibition)于 5 月 4 日-9 日在新加坡举行,我院放射影像研究中心团队受邀参会并作多项交流发言。
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ISMRM)成立于 1994 年,是一个由磁共振物理学、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与学者共同组成的多学科非营利性学会,是磁共振成像领域全球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国际学术组织,8000多名会员来自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博后刘烯琴获国际华人医学磁共振学会青年研究员奖(OCSMRM YIA)一等奖。
黄晓琦研究员作为精神病学磁共振学组主席主持了学组会议,并在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ISMRM)2024年度颁奖仪式上,荣获ISMRM Senior Fellow,以表彰其在运用新型磁共振技术对精神障碍和行为问题的机制探索及临床转化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亚洲共有3人获得这一殊荣。
此外,李飞副研究员主持了主题为关于头颈的一切:出血、卒中及更多相关内容的课程。吕粟教授带来题为体外血栓3T和7T磁共振成像(MRI Characterization of In Vitro Clots at 3T 7T)的大会报告,分享了用于3T和7T体外血凝块鉴定的尖端MRI技术,以及如何使用各种MR序列提供高分辨率图象,从而准确定位和识别血凝块本次竞赛是5.20国际临床试验日系列活动之一,以传递爱与希望,共筑健康未来为主题,充分展示了我院临床研究的技能水平和专业风采,也将激励我院临床研究工作者继续发扬探索精神,不断追求创新突破,为临床研究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陈蕾副院长在讲话中强调,临床研究作为临床医学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要以严谨、科学、规范的标准开展。申文武副书记、陈蕾副院长出席活动。希望能以此次竞赛为契机,培养和孵化出更多高水平临床研究人才,产生更多华西方案。
希望晋级决赛的10位选手展现出实力与风采,同时以赛促学,以学促行,以行促效,进一步促进临床研究水平的提升。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出技能之星2名、技能标兵6名和优胜奖2名,麻醉手术中心获优秀组织奖。
决赛分为三个环节:小组课题汇报展示、情景表演问答、理论知识抢答。评委根据选手们的表现综合评分。
全面考核参赛者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以及创新思维水平。本次比赛吸引了全院近50个临床科室的100余位临床研究工作者参与,排名前十的参赛者进入决赛。
申文武副书记在致辞中表示,今年首次纳入职工技能大比武赛事序列的临床研究技能竞赛,将全方位考核我院临床研究者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以及创新思维。5月16日下午,我院举办了5.20国际临床试验日系列活动暨首届临床研究技能竞赛决赛陈蕾副院长在讲话中强调,临床研究作为临床医学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要以严谨、科学、规范的标准开展。申文武副书记、陈蕾副院长出席活动。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出技能之星2名、技能标兵6名和优胜奖2名,麻醉手术中心获优秀组织奖。本次竞赛是5.20国际临床试验日系列活动之一,以传递爱与希望,共筑健康未来为主题,充分展示了我院临床研究的技能水平和专业风采,也将激励我院临床研究工作者继续发扬探索精神,不断追求创新突破,为临床研究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全面考核参赛者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以及创新思维水平。申文武副书记在致辞中表示,今年首次纳入职工技能大比武赛事序列的临床研究技能竞赛,将全方位考核我院临床研究者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以及创新思维。
5月16日下午,我院举办了5.20国际临床试验日系列活动暨首届临床研究技能竞赛决赛。决赛分为三个环节:小组课题汇报展示、情景表演问答、理论知识抢答。
评委根据选手们的表现综合评分。本次比赛吸引了全院近50个临床科室的100余位临床研究工作者参与,排名前十的参赛者进入决赛。希望晋级决赛的10位选手展现出实力与风采,同时以赛促学,以学促行,以行促效,进一步促进临床研究水平的提升。希望能以此次竞赛为契机,培养和孵化出更多高水平临床研究人才,产生更多华西方案
文翔副教授、魏丹凤助理研究员、赵灵运博士也聚焦射频微针对猪皮肤组织的作用、抗菌光动力疗的抑菌活性、干细胞旁分泌因子在美容皮肤科学中的应用等内容分享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我院皮肤性病科率队参会,不仅了解了各国皮肤科领域的前沿研究进展,还分享了我院最新的研究经验与成果。
蒋献教授在玫瑰痤疮专题讨论会上发表了题为Patient Management and Potential Novel Treatment的演讲,介绍了团队在玫瑰痤疮病因、发病机制、治疗进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此外,还进行了多份壁报展示。
5月9日至11日,第十三届亚洲皮肤科学术年会(Asian Dermatological Congress, ADC)在上海举行。ADC每四年举行一次,是亚洲皮肤科领域的盛会。